聆听党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

09-21 5阅读 0评论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那一个个闪耀着光芒的党史故事,宛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承载着无数先辈的热血与梦想、奋斗与担当,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回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一个故事令人动容,那是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此役红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聆听党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无数红军战士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陈树湘,这位年轻的红军师长,在战斗中腹部中弹,身负重伤,在率部突围时被俘,1934年12月18日,在敌人押送他去长沙的途中,陈树湘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他用生命践行了“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湘江战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红军战士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他们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奋勇前行。

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又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传颂开来。“铁人”王进喜的事迹便是其中的典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石油资源匮乏,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封锁和禁运,为了摘掉“贫油国”的帽子,王进喜和他的队友们响应党的号召,来到了大庆油田,在艰苦的条件下,王进喜带领大家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端水保开钻,1960年4月29日,1205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他在井场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铁人精神”,体现了工人阶级的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品质,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象征,鼓舞着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拼搏。

改革开放新时期,同样有着许多令人振奋的党史故事,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小岗村的村民们,敢于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大胆尝试,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勇气,为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也为中国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也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至深的党史故事,黄文秀,这位北师大硕士毕业的年轻干部,放弃了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家乡,担任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她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攻坚殚精竭虑,跑项目、找资金、请专家,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产业,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她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脱贫事业,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的战役中,像黄文秀这样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让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这些党史故事,只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冰山一角,它们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进行的不懈努力,聆听这些党史故事,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它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因为我们深知,每一个党史故事都是一座精神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源始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