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新篇—扶贫工作汇报

09-22 8阅读 0评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很荣幸在此向大家汇报我们的扶贫工作情况,在党和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指引下,我们秉持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全力以赴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果,同时也在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凝心聚力,共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新篇—扶贫工作汇报

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回顾

(一)精准识别,筑牢扶贫基础

精准识别是扶贫工作的首要环节,我们组建了由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构成的专业识别队伍,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通过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规范程序,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累计识别贫困户[X]户,贫困人口[X]人,建立了详实的贫困档案数据库,为后续的精准帮扶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产业扶贫,激活发展动力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我们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种植业方面,引导贫困户种植经济作物,如发展了[X]亩的优质水果种植基地、[X]亩的蔬菜种植区,通过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签订订单农业协议,确保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在养殖业方面,扶持贫困户发展家禽家畜养殖,建立了养殖合作社[X]个,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饲料供应和疫病防治等服务,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打造了特色旅游乡村,带动了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了[X]户贫困户增收。

(三)就业扶贫,拓宽增收渠道

为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贫困劳动力的意愿,举办了家政服务、电工、焊工等各类技能培训班[X]期,培训贫困劳动力[X]人次,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二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在农村设置了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X]人,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三是加强劳务输出对接,与外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累计输出贫困劳动力[X]人,人均年增收达到[X]元以上。

(四)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我们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对学前教育阶段的贫困幼儿发放生活补助,共补助[X]人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覆盖率达到100%;对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资助[X]人次;对高校贫困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和助学金支持,帮助[X]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改善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新建和修缮学校校舍[X]平方米,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五)健康扶贫,减轻就医负担

健康扶贫关系到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体系,贫困群众参保率达到100%,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让贫困患者就医更加便捷,对患有大病和慢性病的贫困患者进行分类救治,累计救治大病患者[X]人次,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率达到[X]%,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新建和改扩建村卫生室[X]个,配备了合格的乡村医生,为贫困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六)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改善居住条件

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我们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搬迁贫困户[X]户,[X]人,在搬迁安置点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让搬迁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对农村危房进行全面改造,累计改造危房[X]户,确保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

通过以上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的实施,我们如期实现了脱贫目标,贫困发生率从最初的[X]%下降到0%,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探索

(一)产业衔接:巩固提升与转型升级

在产业方面,保持产业扶贫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持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巩固提升现有产业,加强对种植、养殖基地的后续管理,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对水果种植基地进行标准化改造,提高水果的甜度和外观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设了[X]个农产品加工厂,开发了水果罐头、果汁饮料等系列产品,带动了更多群众增收,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民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人才衔接:培养与引进并重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X]人,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X]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办企业或合作社,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积极引进外部人才,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吸引专家学者到乡村开展技术指导和项目合作,引进农业科技人才[X]人,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文化衔接:传承与创新融合

在文化方面,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修缮了一批古村落、古建筑,打造了民俗文化展示馆[X]个,传承和弘扬了乡村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创新文化发展形式,结合现代科技和市场需求,开发了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如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文化纪念品等,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了乡村文化的影响力,举办乡村文化节、民俗活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四)生态衔接:保护与发展协同

生态是乡村的宝贵资源,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大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力度,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行动,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X]座,垃圾收集点[X]个,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发展生态产业,推广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模式,种植生态林[X]亩,发展林下养殖[X]户,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

(五)组织衔接:强化基层治理能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工作,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的作用,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营造了和谐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扶贫工作和衔接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产业发展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特色产业受市场波动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二是人才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高端农业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交通、通信、教育、医疗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加强产业风险防控,建立产业保险机制,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引导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强与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合作,定向培养乡村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三是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实施交通提升工程、通信网络优化工程、教育医疗提升工程等,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衔接工作,让广大农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就是我们的扶贫工作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源始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