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赴时代新征程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共赴时代新征程”。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当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回首往昔,展望未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这八个字如洪钟般在我们的心头敲响,激励着我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向着梦想奋勇前行。
“只争朝夕”,是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的刻度精确记录着人类前行的步伐,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了无限的价值。
战国时期的商鞅,深知变法图强的紧迫性,在秦国推行变法,他不畏旧贵族的反对,只争朝夕地推进改革举措,奖励耕织,让秦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实行军功爵制,激发了秦军的战斗力,正是因为商鞅争分夺秒地推动变法,秦国才得以从一个西部弱国逐渐崛起,为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掠夺,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只争朝夕地奔走呼号、浴血奋战,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再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都以强烈的紧迫感,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拼搏,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与侵略者殊死搏斗,用生命和热血捍卫着祖国的尊严。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同样熠熠生辉。“铁人”王进喜,为了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不顾恶劣的工作环境,争分夺秒地投入到石油开采工作中,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正是只争朝夕精神的生动写照,在他和无数石油工人的努力下,大庆油田的成功开发,为我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
而“不负韶华”,则是一种对青春、对生命的珍视和担当,韶华易逝,青春短暂,我们要在这美好的时光里,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科技领域,无数的科研工作者们用他们的青春和智慧诠释着“不负韶华”的深刻内涵,屠呦呦,这位伟大的药学家,在青蒿素的研究道路上默默耕耘了几十年,她和她的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查阅大量古代医籍,进行无数次实验,终于在青蒿中发现了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把自己的韶华都奉献给了科研事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心怀梦想、不懈努力,就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在教育领域,也有许多像张桂梅老师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她们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张桂梅老师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无数贫困山区的女孩圆了大学梦,她拖着病痛的身体,每天起早贪黑地陪伴学生,用自己的爱和坚持,改变了这些女孩的命运,她的青春虽然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老去,但她的精神却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前行之路。
在当今时代,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期,科技的飞速进步,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社会矛盾等,这就更加需要我们秉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精神,勇敢地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争朝夕,就是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负韶华,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理想,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把自己的青春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中,在科技创新的前沿,我们要敢于探索未知,勇于突破技术瓶颈,为我国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我们要深入基层,了解农村的需求,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的发展;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我们要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
我们还要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在面对全球性问题时,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我们要明白,我们不仅是中国的青年,也是世界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这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让我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努力拼搏,奋勇前行,让我们的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我们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篇章,共赴时代新征程!
谢谢大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