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引领英语教学变革的有效路径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以及未来在国际交流等领域的参与度,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灌输、学生实践机会不足等问题,难以充分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需求,而任务型教学法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教学方式,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变革方向。
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内涵阐述
任务型教学法(Task - 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各种真实或模拟真实的任务,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这里的“任务”是指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的有意义的语言活动,它具有明确的目标、合适的情境、一定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模拟在国外机场办理登机手续的场景,完成与工作人员的对话任务,这不仅涉及到语言知识的运用,还涵盖了实际生活中的沟通技巧和文化意识等方面。
理论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有着坚实的理论支撑,首先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构建起来的,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将新的语言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语言体系。
社会互动理论,语言是在社会互动中发展起来的,任务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互动机会,学生在与同伴、教师的交流合作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语言习得理论也为任务型教学法提供了依据,它强调语言的自然习得过程,任务型教学中的真实任务情境有助于创造类似自然习得的环境,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任务前(Pre - task)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介绍任务的主题和目标,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在进行“旅行计划”的任务前,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播放相关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旅行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的旅行经历,讨论旅行中可能涉及到的语言表达,如预订酒店、购买车票等相关词汇和句式,教师还可以对任务中可能用到的重点语言知识进行简要讲解,为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提供语言支持。
任务中(While - task)
这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阶段,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以“组织一次班级英语派对”的任务为例,学生们需要分工合作,有的负责设计派对邀请函,用英语书写邀请内容;有的负责安排派对流程,用英语进行表述;还有的负责准备派对上的英语游戏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充分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流和协作,教师则在教室中巡回观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但尽量不打断学生的正常交流。
任务后(Post - task)
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任务成果。“旅行计划”任务中,小组代表用英语介绍他们设计的旅行路线、预算等,全班进行讨论和评价,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教师也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重点评价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语言运用情况、团队合作能力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任务中涉及的语言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总结和巩固,将其纳入到学生的长期记忆中。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英语教学中,单纯的语法讲解和单词背诵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有趣的任务,如角色扮演、项目策划等,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制作英语美食食谱”的任务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学习到与烹饪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表达,还能亲自动手制作美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协同发展,在“采访外国友人”的任务中,学生首先要听懂外国友人的回答(听),然后用英语进行提问(说),在采访前可能需要阅读一些关于采访技巧和相关主题的英语资料(读),最后还要用英语撰写采访报告(写),这种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某一项单一技能的提升。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
任务型教学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生们在小组中需要相互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遇到问题时自主寻找解决办法,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往往设置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接触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在“庆祝西方节日”的任务中,学生通过了解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等,增强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
任务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挑战
- 教师方面: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要能够设计出合理有效的任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引导和组织学生,目前一些英语教师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任务设计和课堂组织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 学生方面:不同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时,可能会出现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主导任务,而基础较弱的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一些学生由于习惯了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在任务型教学中可能一时难以适应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模式。
- 教学资源方面:任务型教学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持,如多媒体素材、真实的语言材料等,但在一些地区,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教师难以获取足够的资源来设计高质量的任务,影响了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效果。
应对策略
- 教师培训: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专题培训课程和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和经验分享,提高教师的任务设计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教师自身也应不断学习和研究,积极参加各种教学交流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 分层教学与个别指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参与任务,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个别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参与度。
- 开发和整合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收集各种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素材,如英文电影片段、英文歌曲、英文网站上的真实文章等,学校也可以鼓励教师之间共享教学资源,共同开发适合本地学生的任务型教学材料,以弥补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任务型教学法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流程,为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增强学生文化意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挑战,但通过有效的应对策略,这些挑战是可以克服的,随着对任务型教学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相信任务型教学法将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综合语言素养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未来的英语教学改革中,任务型教学法有望成为一种主流的教学方法,引领英语教学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