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模范,时代的精神坐标
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英雄模范人物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们以非凡的勇气、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书写着可歌可泣的篇章,成为时代的精神坐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理想和目标奋勇拼搏。
英雄模范人物的身上,往往闪耀着忠诚的光辉。“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在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中,面对数倍于己的外军,他张开双臂,用血肉之躯阻挡来犯之敌,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他把对祖国的忠诚融入到每一次的巡逻、每一场的战斗之中,从踏入军营的那一刻起,他就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安危紧紧相连,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都始终坚守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正是这种对祖国无比的忠诚,让他在危险面前毫不退缩,成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钢铁卫士,同样,“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了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核潜艇,隐姓埋名三十载,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远离家人,在艰苦的科研环境中默默耕耘,面对国外技术封锁,他带领团队自主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对祖国的忠诚体现在为了国家的利益,甘愿舍弃个人的名利和家庭的团聚,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担当,是英雄模范人物的又一显著特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都在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而努力,他深知粮食对于一个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于是毅然踏上了杂交水稻研究的艰难征程,从发现“野败”到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始终没有放弃,他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当作自己的责任,不断追求水稻产量的新突破,即使到了晚年,他依然奔波在田间地头,为了“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的梦想而不懈奋斗。“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35年如一日,坚守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一线,他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他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担当起了帮助山区人民摆脱贫困的重任,成为了农民心中的“科技财神”。
奉献,贯穿于英雄模范人物的一生。“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她身患多种疾病,却依然坚守在教育一线,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款100多万元全部捐出,用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山区女孩的求学之路。“雷锋传人”郭明义,多年来坚持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他还发起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带动了众多人参与公益事业,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用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无数人,他们不求回报,不计得失,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社会和人民,用无私的奉献诠释了人生的价值。
英雄模范人物不仅在自己的时代创造了辉煌,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后人在不同的领域不断前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广大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以英雄模范为榜样,挺身而出,逆行而上,钟南山院士,80多岁高龄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出谋划策;李兰娟院士,不顾个人安危,深入疫情重灾区,提出“封城”建议,为疫情防控争取了宝贵时间,无数的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穿上防护服,日夜奋战在救治患者的最前沿,他们的身上闪耀着英雄模范人物的担当和奉献精神,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数百万扶贫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众并肩作战,他们以黄大发、黄文秀等英雄模范为楷模,不怕吃苦,不畏艰难,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英雄模范人物的精神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想起英雄模范人物的坚韧和勇气,就能从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他们的精神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前进。
我们要崇尚英雄模范人物,更要学习和传承他们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忠诚、担当和奉献精神,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敬业奉献,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都是对英雄模范精神的践行,我们要加大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宣传力度,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
英雄模范人物是时代的先锋,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跨越时空,永放光芒,让我们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只有传承和弘扬英雄模范的精神,我们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创造新的辉煌,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