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公鸡绿尾巴,岁月里的一抹鲜活印记
在那片广袤无垠、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田野上,在那承载着无数人童年回忆与乡土情怀的田园间,有一种普普通通却又别具风情的存在——红公鸡绿尾巴,或许单看这几个字,有人会心生疑惑,以为是那昂首阔步、羽毛艳丽的红公鸡与有着翠绿尾巴的奇异生物,在田园的语境里,它其实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胡萝卜,这一形象而有趣的称呼,恰似一把钥匙,开启了我记忆深处那扇关于田园、关于成长、关于温暖的大门。
小时候,我总是跟着爷爷奶奶在田间地头玩耍,那时候,乡村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那么的新奇和有趣,春天,当第一缕春风拂过大地,爷爷就会带着我来到那片肥沃的土地上,开始播种胡萝卜的种子,他总是一边小心翼翼地将种子撒入挖好的小沟里,一边耐心地给我讲着关于胡萝卜的故事,他说,这些小小的种子就像一个个充满希望的小精灵,只要我们用心呵护,它们就会茁壮成长,变成美味又营养的胡萝卜,年幼的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眼睛却紧紧地盯着那些被爷爷撒下的种子,满心期待着它们快快发芽。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场春雨过后,原本光秃秃的土地上渐渐冒出了嫩绿嫩绿的小芽,我兴奋地拉着奶奶的手,指着那些小芽大喊:“奶奶,快看,红公鸡绿尾巴要长出来啦!”奶奶看着我那副激动的模样,脸上洋溢着慈祥的笑容,轻轻地摸了摸我的头说:“乖孩子,还早着呢,它们还要慢慢长大呢。”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都会跑到田地里去看看那些小芽,看着它们从嫩绿变得深绿,从柔弱的小芽长成茂盛的绿叶,仿佛在见证一场神奇的生命之旅。
当胡萝卜成熟的时候,那可真是田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丛丛翠绿的叶子在风中摇曳,就像一条条绿色的尾巴,而当爷爷用锄头轻轻地刨开泥土,露出那红彤彤的胡萝卜时,真的就如同一只只红公鸡从土里钻了出来,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跑过去,伸手就想拔出一根胡萝卜,可是,年幼的我力气太小,往往只能扯下几片叶子,爷爷见状,总是笑着走过来,握住我的手,一起用力,将那根带着泥土芬芳的胡萝卜拔了出来,那一刻,我看着手中那红得鲜艳、带着些许泥土的胡萝卜,心中满是喜悦和成就感。
回到家后,奶奶就会用这些新鲜的胡萝卜做出一道道美味的菜肴,最常见的就是胡萝卜炒肉丝,那橙红色的胡萝卜丝与鲜嫩的肉丝在锅中翻炒,散发出的香气总是让我垂涎欲滴,还有胡萝卜炖汤,那浓郁的汤汁里融入了胡萝卜的清甜,喝上一口,全身都暖烘烘的,小时候的我,其实并不太喜欢吃胡萝卜,觉得它的味道有些奇怪,可是,在奶奶的劝说和鼓励下,我还是会捏着鼻子吃上几口,慢慢地,我竟也喜欢上了这种独特的味道,甚至会在吃饭的时候主动要求奶奶做胡萝卜的菜肴。
除了作为餐桌上的美食,红公鸡绿尾巴在我们的乡村生活中还有着其他的意义,在物资相对匮乏的过去,胡萝卜是我们冬日里重要的蔬菜储备,奶奶会将多余的胡萝卜洗净、晾干,然后切成小块,放在坛子里腌制起来,这样,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能吃到带着田园气息的胡萝卜,胡萝卜还可以用来喂养家里的家禽家畜,每当我拿着胡萝卜去喂小兔子的时候,看着它们那三瓣嘴快速地咀嚼着胡萝卜,心里总是充满了欢乐。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离开了乡村,来到了繁华的城市里求学、工作,城市里的生活虽然丰富多彩,但却总让我觉得少了些什么,每当看到超市里整齐摆放的胡萝卜,我总会想起家乡那片田野,想起爷爷奶奶,想起那些与红公鸡绿尾巴有关的美好时光,那些在田园里奔跑、拔胡萝卜的日子,就像一部温馨的老电影,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放映。
乡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让胡萝卜的种植变得更加高效和科学,可是那片田野上的那份纯真与质朴却依然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偶尔回到家乡,我还是会走进那片曾经熟悉的田野,虽然爷爷奶奶已经不在了,但是那片土地上依然种着红公鸡绿尾巴,我会静静地站在田边,看着那随风摇曳的绿叶,仿佛又看到了爷爷在田间劳作的身影,听到了奶奶那慈祥的笑声。
红公鸡绿尾巴,它不仅仅是一种蔬菜,更是我童年的象征,是我对家乡、对亲人深深的眷恋,它就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我与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在岁月的长河中,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那红得鲜艳的胡萝卜和绿得葱茏的尾巴,都将永远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是我灵魂深处那一抹永不褪色的鲜活印记,它让我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依然能够寻找到那份来自田园的宁静与温暖,时刻提醒着我不忘初心,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