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 筑牢干部队伍建设基石

09-25 8阅读 0评论

在新时代的发展征程中,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对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犹如一座精准的导航灯塔,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指明方向,确保干部队伍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重要地位与意义

《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是党内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纲”,它凝结着我们党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规律的科学总结。

深入贯彻 筑牢干部队伍建设基石

从历史维度看,自党成立以来,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始终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和程序。《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干部选拔注重政治坚定性和革命斗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强调干部的专业能力和建设本领;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制定和完善,正是顺应了这些历史发展的需求,为党选拔出了一批又一批适应不同阶段任务的优秀干部。

从现实意义来讲,它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制度保障,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党和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和资格,规范了选拔任用的程序,从源头上保证了选拔出来的干部德才兼备、堪当重任,它通过严格的标准和程序,杜绝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一)突出政治标准

政治标准是《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首要标准,它要求选拔任用的干部必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一标准的突出,体现了党的干部工作的鲜明政治性,政治素质不过硬的干部,即使能力再强,也难以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在干部考察中,注重考察干部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的立场,考察其是否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

(二)完善选拔任用程序

《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从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到任职,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动议环节强调了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民主推荐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为选拔任用提供参考依据;考察环节注重全面、深入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防止“带病提拔”;讨论决定坚持集体决策,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任职环节则对干部的任职试用期等作出规定,加强对干部的后续管理,通过这些严密的程序,保证了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三)强化监督问责

为了确保《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有效执行,条例强化了监督问责机制,明确了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监督责任,同时加强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的监督,对违反条例规定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监督问责,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促使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严格按照规定选拔任用干部,维护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实践与探索

(一)加强学习宣传

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条例》,首先要加强学习宣传,各级党组织通过组织专题培训、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等方式,使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刻理解条例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要求,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条例的内容,提高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一些地方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解读条例,让干部们准确把握条例的各项规定,为正确执行条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严格执行程序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选拔任用干部,在动议环节,充分考虑工作需要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科学制定选拔任用计划;民主推荐环节,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参与,确保推荐结果真实反映民意;考察环节,深入了解干部的工作表现和现实情况,做到全面、客观、准确;讨论决定环节,坚持集体研究,充分发扬民主,确保选人用人的公正性,某单位在选拔中层干部时,严格执行各项程序,对每一名考察对象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最终选拔出了一批群众认可、能力突出的干部。

(三)创新工作方法

在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过程中,各地各部门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些地方探索建立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将干部的工作业绩、群众评价、领导评价等多方面因素纳入考核范围,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有的单位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建立干部信息库,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还注重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等限制,选拔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干部队伍。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

(一)干部素质能力与新时代要求的差距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部分干部在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与新时代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鼓励干部积极参与实践锻炼,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增长才干,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问题

尽管《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对选人用人工作进行了严格规范,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正之风的隐患,如拉票贿选、跑官要官等现象时有发生,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监督问责,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违反选人用人纪律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加强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不正之风的侵蚀。

(三)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

部分地区和部门存在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如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结构不匹配等,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需要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为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干部的专业结构,引进和培养一批急需的专业人才,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准则,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力保障,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不断探索创新,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们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汇聚起强大的人才力量,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选拔出更多优秀的干部,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源始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