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 年 6 月 11 日上海群众大会,反帝爱国浪潮中的激昂呐喊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1925 年无疑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一场席卷全国的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如汹涌波涛般爆发,而 1925 年 6 月 11 日上海举行的群众大会,则是这场运动中极为耀眼且激昂的一幕,它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怒抗争,彰显着民族觉醒的强大力量。
19 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他们疯狂地进行经济掠夺、政治压迫和文化侵略,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和经济中心,更是成为了帝国主义侵略的前沿阵地,租界林立,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中国人民的权益遭受着无情的践踏。
1925 年 5 月 30 日,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这一天,上海学生 2000 余人在租界内宣传,声援工人斗争,租界巡捕逮捕多名学生,随后,万余名群众集中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国巡捕竟开枪屠杀,群众死十余人,伤数十人,造成了惨绝人寰的五卅惨案,这一惨案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彻底点燃了中国人民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一场更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迅速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
在五卅惨案发生后的短短十多天里,上海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起来,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抗议活动,而 1925 年 6 月 11 日的上海群众大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6 月 11 日这一天,上海的天气或许带着几分阴沉,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人们参加大会的热情,从清晨开始,来自上海各个阶层的民众就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工人阶级作为运动的主力军,成群结队地走向大会现场,他们身着朴素的服装,脸上却洋溢着坚定的神情,许多工人刚刚结束了一夜的劳作,顾不上休息,便投入到这场为了民族尊严而战的斗争中。
学生们也不甘落后,他们手举着写有“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为死难同胞报仇”等标语的旗帜,呼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进会场,这些年轻的学子们,满怀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帝国主义的愤慨,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为运动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除了工人和学生,城市中的小商贩、手工业者、知识分子等各界群众也纷纷响应号召,加入到了大会的行列,妇女们也走出家门,她们有的抱着孩子,有的搀扶着老人,积极地参与到这场反帝爱国的斗争中来,一时间,大会现场人山人海,成为了一片愤怒与抗争的海洋。
大会开始后,一位位演讲者走上讲台,用慷慨激昂的言辞痛斥帝国主义的暴行,他们讲述着五卅惨案的经过,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刺痛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有的演讲者声泪俱下,控诉着英国巡捕的残暴行径;有的则义愤填膺,揭露帝国主义长期以来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政治压迫,台下的群众们不时地发出怒吼声和口号声,表达着他们对帝国主义的强烈不满和坚决反抗的决心。
在大会上,各界代表纷纷发言,提出了一系列反帝爱国的诉求,工人代表要求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同时坚决抵制帝国主义企业的剥削;学生代表呼吁全国青年团结起来,共同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小商贩代表则表示要抵制洋货,支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这些诉求反映了不同阶层人民的愿望,也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反帝爱国力量。
大会还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其中包括要求帝国主义列强立即停止对中国的侵略,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惩办制造五卅惨案的凶手等,这些决议如同战斗的号角,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继续为实现民族解放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在大会进行的过程中,现场的气氛始终热烈而激昂,群众们自发地唱起了爱国歌曲,那激昂的旋律在会场上空回荡,仿佛是对帝国主义的宣战书,人们互相传递着传单和宣传册,将反帝爱国的思想传播得更加广泛。
1925 年 6 月 11 日的上海群众大会,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集会,更是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精神的集中展现,它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是有着坚定信念和强大力量的民族,这次大会进一步推动了五卅运动的发展,使得反帝爱国的浪潮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更加汹涌澎湃。
在大会的影响下,上海的工人阶级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罢工,学生们开展了持续的罢课斗争,商人也纷纷响应进行罢市。“三罢”斗争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给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五卅运动的影响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北京、天津、广州、武汉等城市纷纷响应,形成了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从历史的长远角度来看,1925 年 6 月 11 日上海群众大会所展现出的精神,对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进一步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坚定的革命者,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充分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显示出了强大的组织力量和战斗精神,这也为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场大会还促进了中国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在反帝爱国的旗帜下,工人、学生、小商贩、知识分子等不同阶层的人民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形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卅运动以及 6 月 11 日上海群众大会所引发的反帝爱国浪潮,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一些国际进步力量对中国人民的斗争表示了同情和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舆论封锁,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
1925 年 6 月 11 日上海举行的群众大会,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它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的觉醒和抗争,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那场大会所展现出的反帝爱国精神依然熠熠生辉,它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这种伟大的精神,在新时代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