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综治工作计划,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工作目标
- 治安防控目标:有效降低各类刑事、治安案件的发案率,特别是多发性侵财案件和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确保辖区内的社会治安秩序良好,重点地区、重点场所的治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 矛盾化解目标: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力争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防止发生因矛盾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
- 特殊人群管理目标: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落实帮扶、教育、管控等措施,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率达到95%以上,社区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控制在1%以内。
- 平安创建目标:深入推进平安社区、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提高平安创建的覆盖面和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力争辖区内90%以上的社区、单位达到平安创建标准。
- 法治建设目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工作重点
(一)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 完善治安防控网络:进一步优化视频监控系统布局,增加重点部位、复杂场所和农村地区的监控点位,提高监控覆盖率和联网率,加强对监控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整合社会资源,推动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内部监控系统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联网共享。
- 强化巡逻防控:科学调整巡逻力量和巡逻路线,提高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加强对夜间、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和案件高发区域的巡逻防控,采取车巡、步巡、视频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置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组织发动社区志愿者、治安积极分子等参与治安巡逻,构建专群结合的巡逻防控格局。
- 加强重点场所和行业管理:加大对网吧、娱乐场所、旅馆业、寄递物流业等重点场所和行业的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实名登记、安全检查等制度,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消除治安隐患,加强对枪支弹药、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的管控,防止流入社会造成危害。
(二)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 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建立常态化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组织网格员、调解员等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动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登记,实行动态管理。
- 完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提高调解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的作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 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三)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 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建立刑满释放人员信息对接机制,及时掌握刑满释放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动态,落实安置帮教措施,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服务,帮助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教育管理,定期开展走访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预防重新违法犯罪。
- 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严格按照社区矫正法的规定,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防止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 加强吸毒人员服务管理:加大吸毒人员排查力度,及时发现隐性吸毒人员,落实吸毒人员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对吸毒成瘾人员依法采取强制隔离戒毒等措施,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戒毒康复和帮扶救助工作,帮助他们戒除毒瘾、回归社会,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 做好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建立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库,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动态管理,落实监护人责任,加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日常监护和管理,对有暴力倾向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加强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设,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水平。
(四)深化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 广泛开展平安社区创建: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加强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 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安全防范设施,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安全教育等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治安秩序。
- 开展平安企业创建: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维护企业内部治安秩序,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企业与周边社区的沟通协调,营造和谐的企地关系。
(五)加强法治建设
-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制定年度法治宣传教育计划,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法治培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 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提高政府依法决策水平。
- 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防止司法腐败,畅通司法救助渠道,为困难群众提供司法救助。
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综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加强对综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综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工作责任落到实处。
(二)加大经费投入
将综治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综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大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重点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三)强化队伍建设
加强综治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综治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升综治干部的工作水平,加强对网格员、调解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综治工作中的作用。
(四)严格考核奖惩
建立健全综治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问责,将综治工作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的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等挂钩。
综治工作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各项综治工作措施,不断提高综治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综治工作目标,营造出安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