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班STEAM班本课程,培养未来创新小能手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成为了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STEAM教育理念融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五个领域,强调跨学科的整合与实践应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和探索世界的平台,大班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时期,开展STEAM班本课程,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班STEAM班本课程的目标设定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 科学领域:让幼儿初步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如物体的沉浮、磁力的作用、植物的生长过程等,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培养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和简单的科学思维。
- 技术领域: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技术产品和工具,如简单的机械装置、电子设备等,让幼儿尝试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操作和制作,如剪刀、胶水、螺丝刀等,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意识。
- 工程领域:鼓励幼儿参与简单的工程设计和建造活动,如搭建积木、设计桥梁模型等,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工程思维,让幼儿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进。
- 艺术领域: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材料进行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音乐表演等,让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幼儿的艺术感知和表现力。
- 数学领域:帮助幼儿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如认识数字、图形、测量和简单的运算等,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幼儿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 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鼓励幼儿主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通过自主观察、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活动,让幼儿在探究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和自信心。
- 提高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组织幼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幼儿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幼儿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分工协作和解决冲突,从而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 发展幼儿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对自己和他人的探究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鼓励幼儿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让幼儿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幼儿对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兴趣:通过有趣的STEAM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这些领域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幼儿对学习的热爱和好奇心。
- 培养幼儿的坚韧不拔精神和勇于尝试的品质:在STEAM活动中,幼儿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通过鼓励幼儿不断尝试和克服困难,培养幼儿的坚韧不拔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品质。
-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STEAM课程中,融入环保和社会问题等内容,让幼儿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班STEAM班本课程的内容设计
(一)主题一:奇妙的植物世界
- 科学探索:组织幼儿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植物的变化,开展实验活动,如探究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的吸水方式等,让幼儿了解植物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长规律。
- 技术应用:引导幼儿制作植物生长记录卡,使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观察植物的细节,学习使用绘图软件或拍照工具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培养幼儿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工程设计:让幼儿设计和搭建植物种植架,考虑植物的生长空间和支撑结构,在搭建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使种植架更加稳固和实用,培养幼儿的工程思维。
- 艺术创作:鼓励幼儿以植物为主题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如制作植物标本画、用彩泥制作植物造型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表达对植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 数学应用:引导幼儿测量植物的高度、叶子的长度和宽度等,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通过统计植物的数量和种类,培养幼儿的数学统计能力。
(二)主题二:有趣的机械奥秘
- 科学探索:介绍常见的简单机械,如杠杆、滑轮、齿轮等,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作用,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应用这些简单机械的实例,如剪刀、起重机、钟表等,感受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 技术应用:提供材料让幼儿制作简单的机械装置,如杠杆天平、滑轮组等,在制作过程中,幼儿需要学会使用工具进行切割、组装等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
- 工程设计:组织幼儿设计和搭建一个机械传动装置,如用齿轮和皮带制作一个小车模型,让幼儿在设计和搭建过程中考虑机械的传动效率、稳定性等问题,培养幼儿的工程设计和实践能力。
- 艺术表现:鼓励幼儿对自己制作的机械装置进行装饰和美化,如用彩纸、贴纸等制作个性化的外观,让幼儿发挥艺术创造力,使机械装置不仅实用而且美观。
- 数学计算:引导幼儿计算机械装置中齿轮的齿数比、滑轮的省力倍数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测量机械装置的尺寸和距离,培养幼儿的数学测量和计算能力。
(三)主题三:梦幻的建筑之旅
- 科学认知:介绍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和材料,如框架结构、拱形结构、砖石材料、木材等,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不同结构和材料的特点和优势。
- 技术操作:让幼儿学习使用建筑模型制作工具,如积木、泡沫板、胶水等,制作简单的建筑模型,引导幼儿掌握切割、拼接等基本技术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 工程规划:组织幼儿进行建筑设计活动,如设计一个幼儿园的新操场或一个社区的公园,让幼儿考虑场地规划、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等问题,培养幼儿的工程规划和设计能力。
- 艺术创作:鼓励幼儿为自己设计的建筑进行艺术装饰,如绘制壁画、制作雕塑等,让幼儿发挥艺术想象力,打造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作品。
- 数学测量:引导幼儿测量建筑模型的尺寸,计算所需材料的数量,在规划建筑场地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培养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
大班STEAM班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丰富的学习环境
- 打造STEAM专用活动室:在班级内或幼儿园内设置专门的STEAM活动室,配备各种实验器材、工具、材料和图书等资源,活动室的布置要富有创意和启发性,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探索和创作的空间。
- 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观察自然现象、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工厂等场所,让幼儿接触真实的科学、技术、工程和艺术场景,拓宽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 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驱动,让幼儿在完成一个具体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奇妙的植物世界”项目中,幼儿需要种植植物、制作种植架、进行艺术创作等,通过完成整个项目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 探究式学习:引导幼儿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得出结论,在探究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让幼儿自主探索知识,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 游戏化学习:将STEAM知识和技能融入到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通过数学游戏让幼儿学习数字和运算,通过搭建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工程思维。
(三)加强家园合作
- 家长参与课程实施:邀请家长参与STEAM课程的活动,如担任志愿者、分享专业知识、指导幼儿在家进行相关的探索活动等,让家长了解STEAM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共同学习。
- 家园沟通与反馈:定期与家长沟通幼儿在STEAM课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STEAM教育的重要性,分享教育资源和活动成果,形成家园教育的合力。
大班STEAM班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
- 知识与技能评价:考查幼儿对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相关技能的运用能力,如实验操作技能、工具使用技能、艺术创作技能等。
- 过程与方法评价:关注幼儿在探究、合作、交流等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评估幼儿对STEAM学习的兴趣、学习态度、坚韧不拔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二)评价方法
- 观察评价: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表现,记录幼儿的行为和进步,观察内容包括幼儿的探究过程、与同伴的合作情况、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方式等。
- 作品评价:对幼儿的实验报告、手工作品、艺术创作等进行评价,评价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等方面,了解幼儿的知识运用和创造力发展水平。
- 自我评价与互评: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同时组织幼儿进行小组互评,通过自我评价和互评,让幼儿学会反思和总结,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大班STEAM班本课程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幼儿教育模式,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通过合理的目标设定、丰富的内容设计、有效的实施策略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施STEAM班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小能手,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课程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使STEAM班本课程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源始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