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正茂,砥砺再启新程—从建党一百周年讲话中汲取奋进力量
在历史的长河中,2021 年 7 月 1 日注定是一个熠熠生辉、永载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伟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如黄钟大吕,响彻华夏大地,激荡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田,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指引着未来的方向。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回顾百年前的旧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人民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正是在这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庄严宣告:“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我们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一跨越的背后,是无数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奋斗,他们中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有“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有“敢医敢言”的钟南山,有“燃灯校长”张桂梅……他们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广大青年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建党一百周年讲话,是对百年奋斗历程的深情回顾,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阐释,是对未来发展的科学擘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