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教育教案,守护幼苗成长的安全防线

09-30 5阅读 0评论

教案背景

幼儿阶段是身体发育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他们认知能力有限、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潜在危险,如在家庭环境里可能遭遇触电、烫伤,在园所活动时可能出现磕碰、走失等情况,开展系统且有效的幼儿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还为其健康快乐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本教案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帮助幼儿识别常见危险,掌握基本安全技能,培养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让幼儿清晰识别常见的安全标志,如禁止烟火、注意安全、小心触电等,并理解其代表的意义。
  2. 熟知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如玩火、玩电、独自攀爬高处等,知道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3. 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行人要走斑马线等。

(二)技能目标

  1. 熟练掌握在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动作,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躲在坚固的桌子下等。
  2. 学会正确拨打紧急救援电话,如110(报警电话)、119(火警电话)、120(急救电话),并能清晰准确地说明相关信息。
  3. 培养在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技能,如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玩具等。

(三)情感目标

  1. 激发幼儿对安全问题的关注和重视,使其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在面对危险时的冷静和勇敢品质,增强其自我保护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常见安全标志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日常生活中危险行为的辨别。
  2. 紧急救援电话的正确拨打方法和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技能。

(二)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幼儿深刻理解危险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自觉避免这些行为。
  2. 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形成长期稳定的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

(一)直观演示法

通过播放动画视频、展示图片和安全标志卡片等直观的方式,让幼儿更清晰地认识安全标志和危险行为,播放一段包含各种安全标志的动画短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看到的标志。

幼儿安全教育教案,守护幼苗成长的安全防线

(二)情景教学法

创设各种贴近生活的安全情景,如模拟火灾现场、陌生人诱骗场景等,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应对方法,在教室布置一些模拟火灾的烟雾效果(使用安全的烟雾发生器),让幼儿感受火灾发生时的氛围,学习如何逃生。

(三)游戏教学法

开展与安全知识相关的游戏,如安全标志拼图游戏、紧急救援电话拨打模拟游戏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将安全标志剪成拼图,让幼儿分组进行拼图比赛,在游戏中加深对标志的记忆。

(四)提问引导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如在讲解完玩火的危险后,提问幼儿“如果看到小伙伴玩火,你会怎么做?”激发幼儿的思维,强化他们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儿歌《我是安全小宝贝》,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呀?”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幼儿安全教育。

(二)认识安全标志(15分钟)

  1. 教师展示各种安全标志卡片,如禁止通行、注意行人、小心滑倒等,一边展示一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每个标志的含义,对于禁止通行标志,教师可以说:“这个红圈加斜杠的标志呀,就像一个小卫士,告诉我们这里不能走过去哦。”
  2. 播放一段包含多种安全标志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仔细观看,视频结束后,教师再次展示标志卡片,随机抽取卡片请幼儿说出标志的名称和含义,对于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小贴纸作为奖励。
  3. 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标志分类游戏,教师将标志卡片散放在桌子上,让幼儿分组将相同类型的标志(如警告标志、禁止标志、指示标志)找出来并放在一起,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类型标志的特点。

(三)了解危险行为(15分钟)

  1.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一些常见的危险行为,如幼儿独自在河边玩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用湿手触摸插座等,逐一讲解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独自在河边玩耍可能会溺水,在马路上追逐打闹可能会被车撞到等。
  2. 开展“危险行为大发现”活动,教师播放一段包含多种危险行为的情景视频,让幼儿仔细观察,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请幼儿举手发言,指出视频中出现的危险行为,对于幼儿发现的危险行为,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说明。
  3.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在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危险行为?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些行为?”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对幼儿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强化幼儿对危险行为的认识。

(四)学习紧急救援电话(10分钟)

  1. 教师通过故事的形式引出紧急救援电话,讲述一个小朋友在遇到火灾时拨打119成功获救的故事,让幼儿了解这些电话的重要性。
  2. 详细讲解110、119、120这三个紧急救援电话的用途和拨打方法,教师亲自示范拨打过程,强调在拨打时要冷静、清晰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地址和遇到的紧急情况。
  3. 进行模拟拨打紧急救援电话的游戏,教师设置不同的紧急情景,如家里着火、有人受伤等,让幼儿分组进行模拟拨打,教师在旁边观察并给予指导,纠正幼儿在拨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紧急情况自我保护(15分钟)

  1. 模拟火灾逃生情景教学,教师在教室设置模拟火灾场景,讲解火灾发生时的逃生要点,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用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按照疏散指示标志的方向逃生等,然后组织幼儿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让幼儿从教室有序撤离到安全区域。
  2. 模拟地震自我保护情景教学,教师讲解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如迅速躲在坚固的桌子下、墙角处,保护好头部等,随后,教师发出“地震警报”,让幼儿在教室里进行模拟躲避练习。
  3. 教师对两次模拟演练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的重要性,再次巩固幼儿所学的自我保护技能。

(六)遇到陌生人的应对(10分钟)

  1. 教师创设陌生人诱骗的情景,邀请一位“陌生人”(可以是其他教师扮演)进入教室。“陌生人”拿出糖果和玩具,试图诱骗幼儿跟他走,教师观察幼儿的反应,并在旁边适时引导。
  2. 情景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刚才陌生人做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导幼儿说出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等正确做法。
  3. 教师总结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方法,如要大声拒绝陌生人、及时向老师或警察求助等,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再次巩固这些方法。

(七)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安全标志、危险行为、紧急救援电话、紧急情况自我保护和遇到陌生人的应对等,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安全,做自己的安全小卫士,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安全知识小手册,方便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习和巩固。

教学延伸

  1. 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安全标志,发现危险行为及时提醒幼儿,并与幼儿一起讨论应对方法。
  2. 在班级设置“安全角”,投放各种安全标志卡片、安全绘本和相关玩具,供幼儿在区域活动时自主学习和探索。
  3. 组织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邀请全园幼儿参与,进一步巩固幼儿所学的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幼儿对安全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情景教学中,部分幼儿在面对模拟的危险情景时表现出紧张和害怕的情绪,影响了他们对安全技能的学习和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提前给予幼儿更多的心理引导,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模拟情景,在引导幼儿将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家园教育合力,确保幼儿能够真正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过程,努力提高幼儿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源始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