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坚守与民族精神的觉醒—观八佰有感

09-30 7阅读 0评论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当荧幕上那一幕幕战火纷飞、血肉横飞的场景缓缓展开,《八佰》这部电影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着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也将那段尘封在历史长河中的淞沪会战尾声——四行仓库保卫战,鲜活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走出影院,心情久久无法平静,那八百壮士(实际约四百余人对外称八百)的身影,始终在脑海中盘旋,引发着我对战争、对英雄、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而四行仓库保卫战,作为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其战略意义与精神价值远超一场单纯战斗的胜负,四行仓库,这座位于苏州河北岸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成为了一座孤堡,八百壮士在此与数倍于己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战火中的坚守与民族精神的觉醒—观八佰有感

电影开篇,便为我们展现了战争来临前的混乱与恐慌,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兵,他们有的是为了谋生,有的是被抓壮丁而来,对于这场战争的意义并不明晰,随着战斗的打响,他们的命运被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完成了从普通士兵到英雄的蜕变。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影片中所塑造的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端午,这个来自湖北农村的青年,原本只想在乱世中求得生存,带着弟弟小湖北回到家乡,初到四行仓库时,他满心的恐惧与逃避,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没想要当英雄”,当他亲眼目睹战友们在日军的枪炮下一个个倒下,当他看到日军的残暴与嚣张,尤其是看到对岸租界里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景象与四行仓库这边的枪林弹雨形成鲜明对比时,他的内心被深深刺痛,他开始意识到,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军人的职责,更是关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尊严与未来,他从一个胆小怯懦的青年,成长为一名英勇无畏的战士,在最后时刻,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战斗,为了国家和民族,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老葫芦和小湖北这对叔侄,也是影片中令人动容的存在,老葫芦为了保护小湖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小湖北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小湖北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在战争的磨砺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的战士,他眼中的英雄,从最初的赵子龙,到后来的那些浴血奋战的战友们,他的成长历程,正是无数中国青年在战争中觉醒的缩影。

还有那一群来自各地的杂牌军,他们或许有着各自的小算盘,有着不同的性格和背景,但在四行仓库,他们放下了一切,团结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保卫祖国而战,羊拐的豪爽、老铁的憨厚、齐家铭的热血,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数不胜数,那一个个抱着炸药包,义无反顾地从高楼跳下与日军同归于尽的士兵,他们在跳下前,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和籍贯,“娘,孩儿不孝了!”“湖南浏阳,陈树生!”……那一声声呐喊,如同惊雷般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是妻子的丈夫,是孩子的父亲,但在那一刻,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舍弃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让日军的进攻一次次受挫。

还有那面在四行仓库上空高高飘扬的国旗,它不仅仅是一面旗帜,更是国家尊严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当日军试图用飞机炸毁国旗时,士兵们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国旗,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国旗在硝烟中一次次升起,就如同中华民族的精神,无论遭受多大的磨难,始终屹立不倒。

电影中苏州河两岸的对比,更是耐人寻味,一边是战火纷飞、尸横遍野的四行仓库,士兵们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而浴血奋战;另一边则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租界,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们依旧过着奢靡的生活,对战争的残酷视而不见,随着战斗的进行,租界里的人们也逐渐被四行仓库里士兵们的英勇所感染,他们开始为士兵们送物资、送药品,甚至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游过苏州河,加入到战斗中来,这种对比,不仅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也展现了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凝聚。

四行仓库保卫战,虽然从军事战略上来说,并没有改变淞沪会战的结局,但它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一场战斗的胜负,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它如同一声号角,唤醒了无数沉睡的中国人,激发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

在当今和平年代,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更是为了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他们的爱国精神、牺牲精神、团结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也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勇挑重担,砥砺前行。

《八佰》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关于民族精神和人性的史诗,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那段历史,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以先烈们为榜样,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那些在四行仓库浴血奋战的八百壮士,正是中国的脊梁,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源始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