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航天精神,汲取奋进力量—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
当“神舟”系列飞船一次次划破苍穹,当“嫦娥”成功奔月,当“天问”逐梦火星,中国航天事业以惊人的速度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壮丽篇章,怀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我观看了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这堂意义非凡的课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对航天精神的认知之路,也让我在心灵深处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在这堂思政大课中,我深入了解到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的艰难,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困境下,航天先辈们怀揣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毅然踏上了探索宇宙的征程,他们没有先进的设备,没有丰富的经验,甚至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难以保障,但这些困难丝毫没有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摸索着前行,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他们的爱国情怀,如同一颗颗闪耀的红星,照亮了中国航天的漫漫征途。
航天精神中,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令人动容,在航天领域,每一次的探索都是对未知的挑战,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意味着要跨越重重难关,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到载人航天工程的一次次突破,再到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任务的顺利实施,中国航天人始终保持着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在攻克关键技术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但从不气馁,而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改进和完善,正是这种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精神,让中国航天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伟大跨越。
协同攻坚、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航天工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和领域,需要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技术工人以及后勤保障人员的紧密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着明确的分工,但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从火箭的研制到卫星的发射,从地面的监测到数据的分析,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在神舟飞船的发射任务中,无数科研人员日夜奋战,齐心协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在嫦娥探月工程中,各系统之间密切配合,确保了任务的顺利进行,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让中国航天人凝聚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更是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航天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困难,他们为了完成任务,常常废寝忘食,连续奋战在科研一线,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那里地处戈壁荒漠,气候恶劣,但航天人却不畏艰难,坚守岗位,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航天事业,为了祖国的荣誉和人民的利益,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这种奉献精神,是航天精神的核心所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品质。
观看完这堂航天精神思政大课,我深刻地认识到,航天精神不仅仅是中国航天人在探索宇宙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要以航天精神为指引,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像航天人一样,坚定信念,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以航天人为榜样,将航天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无论是在学业上遇到难题,还是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面临挑战,我都将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不断突破自我,我也会注重团队合作,与他人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攻克难关,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强大的力量,推动我们的国家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还在继续,航天精神也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传承和发扬光大,让我们铭记航天人的奋斗历程和伟大精神,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航天精神在新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