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学实录,在灵动的课堂中感受自然之美

10-01 10阅读 0评论

唤起对燕子的印象

师:同学们,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也活跃起来了,老师今天要给大家带来一位小巧玲珑的朋友,它呀,有着剪刀似的尾巴,喜欢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常常在人家的屋檐下筑巢,大家猜猜它是谁呀? 生(齐声):燕子! 师:真聪明!看来大家都认识它呢,那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到的燕子是什么样子的?你对它还有哪些了解呢? 生1:我见过燕子,它小小的,羽毛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 生2:我知道燕子会捉害虫,是益鸟。 生3:我在古诗里读到过关于燕子的描写,“泥融飞燕子”,感觉燕子在春天很活跃。 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燕子确实是一种非常可爱又有趣的鸟儿,我们就一起来走进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看看他眼中的燕子又有着怎样的风采。(板书课题:燕子)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来检查一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出示生字词课件,指名认读,正音) 师:谁来说说,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生4:写了燕子的外形,还有燕子飞行的样子,以及燕子休息的姿态。 师:你概括得很准确!课文就是从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息这几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那大家能不能按照这样的顺序,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呢? 生5:我觉得第1自然段写燕子的外形,是第一部分;第2 - 3自然段写燕子飞行,是第二部分;第4自然段写燕子休息,是第三部分。 师:非常棒!看来大家对课文的结构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燕子教学实录,在灵动的课堂中感受自然之美

精读课文,感受燕子之美

(一)学习燕子的外形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燕子外形的,请同学们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描写了燕子的哪些部位?是怎样描写的? (学生默读思考) 师:谁来说说? 生6:作者描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和尾巴,说它的羽毛是乌黑的,翅膀是轻快有力的,尾巴像剪刀。 师:很好!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抓住了燕子外形的特点,从羽毛、翅膀、尾巴三个方面进行描写,那作者为什么只写这几个部位,而不写眼睛、嘴巴等其他部位呢? 生7:因为这几个部位最能体现燕子的外形特点,让人一下子就能想象出燕子的样子。 师:你说得很对!作者抓住了燕子外形的主要特点,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燕子外形的可爱。(师生齐读第1自然段)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你的脑海中,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正展现在眼前,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把燕子的外形描述出来? 生8:有一只小燕子,它浑身的羽毛乌黑发亮,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还有那像剪刀一样的尾巴,看起来特别灵动。 师:你描述得很生动!其他同学也可以像他这样,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二)学习燕子的飞行

师:活泼可爱的燕子,不仅外形讨人喜欢,它飞行的姿态更是优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 - 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燕子飞行时的哪些特点?从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看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师:谁先来分享一下? 生9:我觉得燕子飞行的速度很快,从“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中的“斜飞”和“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可以看出来。 师:你找得很准确!“斜飞”写出了燕子飞行的姿态,而“叽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则突出了燕子飞行速度之快,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10:我觉得燕子飞行的姿态很灵活,从“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中的“横掠”可以看出来。 师:非常好!“横掠”这个词生动地表现出了燕子飞行时的灵活敏捷,那作者为什么要用“横掠”而不用“飞过”呢? 生11:“横掠”更能体现燕子飞行时离湖面很近,速度又快,姿态很优美,而“飞过”就没有这种感觉。 师:你理解得很深刻!除了速度快、姿态灵活,作者还写了燕子飞行时的什么特点? 生12:还写了燕子飞行的声音,“叽的一声”。 师:对!这清脆的叫声,也为燕子的飞行增添了几分生机,作者通过对燕子飞行姿态、速度、声音等方面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动态美,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燕子飞行的快乐与自由。(学生自由朗读) 师:大家读得很有感情!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一只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地飞行,你会看到什么?心情怎样? 生13:我会看到碧绿的田野、五颜六色的花朵,心情特别开心。 生14:我会看到清澈的湖水,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我会觉得很快乐。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看来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燕子飞行时的快乐。

(三)学习燕子的休息

师:飞行了好久的燕子,也需要休息,请同学们齐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燕子休息的? (学生齐读) 师:谁来说说? 生15:作者说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像五线谱上的音符。 师:很好!作者把停歇在电线上的燕子比作五线谱上的音符,多么奇妙的想象啊!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说燕子像音符呢? 生16:因为电杆之间连着的几痕细线,就像五线谱,燕子停在上面,就像音符一样。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那这里的“几痕细线”能不能换成“几根细线”呢? 生17:不能。“几痕”说明电线在远处看起来模模糊糊的,不太清晰,而“几根”就没有这种感觉。 师:非常棒!一个“痕”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朦胧的美,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感受燕子休息时的悠闲与宁静。(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师: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奇妙的想象,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啊!

总结全文,体会作者情感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郑振铎,欣赏了燕子外形的活泼可爱、飞行的轻快灵活、休息的悠闲宁静,作者仅仅是在写燕子吗?他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18:作者不仅在写燕子,还表达了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你说得很对!作者通过对燕子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拓展延伸,激发创作灵感

师: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燕子图,同学们,你们也可以拿起笔,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它的外形、活动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把自己写的内容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9:我写的是小猫,它有一身雪白的绒毛,摸起来软软的,它的眼睛又大又圆,像两颗绿宝石,它的爪子非常锋利,跑起来速度很快。 师:你写得很不错,抓住了小猫外形的特点,其他同学也可以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

师:我们一起走进了《燕子》这篇课文,感受到了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多观察身边的小动物,发现更多的美,也能够用自己的笔,写出更多精彩的文章,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通过这堂《燕子》的教学,学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燕子的美和春天的生机勃勃,还在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上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拓展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源始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