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农民工学习需求,现状、困境与发展路径

09-25 9阅读 0评论

在当今中国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已然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背井离乡,投身于城市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汗水与智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农民工群体在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求日益凸显,深入了解农民工的学习需求,不仅有助于提升这一群体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促进其职业发展和融入城市生活,也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开展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全面、准确地了解农民工群体的学习需求状况,包括他们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以及学习资源等方面的需求偏好,分析影响农民工学习需求满足的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培训政策和学习支持体系提供依据。

探寻农民工学习需求,现状、困境与发展路径

(二)调查对象

选取了来自建筑、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的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的农民工,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三)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问卷调查设计了涵盖基本信息、学习需求、学习意愿、学习障碍等多方面内容的问卷,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5份,有效回收率为92.5%,选取了50名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工进行深入访谈,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学习想法和实际需求。

农民工学习需求现状

(一)学习内容需求

  1. 职业技能需求 在职业技能方面,建筑行业的农民工普遍希望学习建筑施工安全知识、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以及施工工艺的改进技巧等,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兴起,许多农民工渴望了解装配式建筑的安装技术,制造业的农民工则对数控设备操作、自动化生产线维护等技能有强烈需求,在访谈中,一位在电子厂工作的农民工表示,工厂不断引进新设备,自己由于缺乏相关技能,工作效率较低,希望能有机会系统学习设备操作技能,服务业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学习服务礼仪、沟通技巧以及特定服务行业的专业知识,如家政服务人员希望学习婴幼儿护理、养老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文化知识需求 不少农民工意识到文化知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对提升文化水平有一定需求,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希望学习基础的语文、数学知识,以提高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部分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工则对学习法律知识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希望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在面对劳动纠纷等问题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一些农民工还希望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3. 城市生活融入知识需求 农民工在城市生活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融入问题,他们对城市的交通规则、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需求较大,许多农民工对如何使用城市的公共交通一卡通、如何在图书馆借阅书籍等问题不太了解,希望能得到相关培训和指导,他们也渴望了解城市的文化习俗,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减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文化隔阂。

(二)学习方式需求

  1. 传统课堂培训 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对传统课堂培训方式持认可态度,他们认为在课堂上可以与老师和同学进行面对面交流,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答,尤其是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如法律知识、文化知识等,传统课堂培训能够提供系统的讲解,也有农民工反映传统课堂培训存在时间和地点不灵活的问题,他们由于工作时间不固定,很难保证每次都能按时参加培训。
  2. 线上学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对线上学习表现出兴趣,线上学习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性,他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一些农民工表示,在工作之余,通过手机APP学习职业技能课程,既不耽误工作,又能提升自己,但线上学习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信号不稳定、学习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等,影响了学习效果。
  3. 实践操作培训 对于职业技能的学习,农民工普遍认为实践操作培训非常重要,在建筑、制造业等行业,通过实际操作能够更好地掌握技能,在建筑施工技能培训中,让农民工在模拟施工现场进行操作练习,能够使他们更快地掌握施工技巧,但实践操作培训需要一定的场地和设备支持,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学习时间需求

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工作强度较大,这对他们的学习时间安排造成了很大限制,大部分农民工表示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如晚上下班后或周末休息时间,即使是这些业余时间,也往往被家务劳动、照顾家人等事务占用,调查显示,超过60%的农民工每周能够用于学习的时间不足5小时,如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满足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学习资源需求

农民工对学习资源的需求主要包括教材、学习设备和学习场所等方面,在教材方面,他们希望有适合自身文化水平和职业需求的通俗易懂的教材,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培训教材专业性较强,农民工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在学习设备方面,虽然部分农民工拥有智能手机,但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民工缺乏学习设备,希望能够得到政府或企业的支持,在学习场所方面,他们希望社区或企业能够提供专门的学习场所,配备必要的学习设施,方便他们进行学习。

影响农民工学习需求满足的因素

(一)经济因素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农民工需要承担家庭的主要经济负担,参加学习培训可能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如教材费、培训费等,这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农民工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学习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时间,进而影响收入,导致他们在选择学习时会有所顾虑。

(二)时间因素

如前所述,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业余时间有限,他们在忙碌一天后,往往身心疲惫,缺乏学习的精力,工作的不稳定性也使得他们难以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无法保证学习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三)教育观念因素

一些农民工自身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要有一份工作能挣钱就行,学习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的培训重视不够,没有将员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导致农民工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机会。

(四)学习资源因素

针对农民工的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学习资源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有限,农民工很难及时、便捷地获取到优质的学习资源,学习场所和设备的不足也限制了农民工的学习。

满足农民工学习需求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应制定专门针对农民工学习培训的优惠政策,如提供培训补贴、设立学习奖励基金等,减轻农民工的学习经济负担,鼓励企业开展农民工培训,并给予企业相应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
  2. 整合学习资源 建立统一的农民工学习资源平台,整合各类优质学习资源,包括线上课程、教材、学习工具等,方便农民工获取,加强社区学习场所建设,配备必要的学习设施,为农民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渠道,如社区宣传、媒体报道等,加强对学习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农民工的学习意识,宣传成功的农民工学习案例,激发农民工的学习积极性。

(二)企业层面

  1. 完善培训体系 企业应将农民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和农民工的个人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内容。
  2. 提供学习支持 企业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学习设备,如电脑、书籍等,鼓励农民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在企业内部设立学习奖励机制,对学习成绩优秀、技能提升明显的农民工给予奖励,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社会层面

  1. 社会组织参与 社会组织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开展针对农民工的学习培训和服务活动,志愿者组织可以为农民工提供文化知识辅导、城市生活融入指导等服务,行业协会可以组织行业内的专家和技术骨干,为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
  2. 营造学习氛围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民工学习的社会氛围,城市居民应给予农民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媒体应加强对农民工学习的关注和报道,宣传农民工学习的积极意义,提高社会对农民工学习的关注度。

通过本次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农民工群体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等方面的需求状况,以及影响他们学习需求满足的因素,农民工的学习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但由于经济、时间、观念和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学习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满足农民工的学习需求,不仅关系到农民工自身的发展和权益保障,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政府、企业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农民工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农民工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民工的学习需求也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并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源始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