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情深教学设计,在文字中探寻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生字词,积累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等方式,抓住文中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慈母对子女深沉的爱,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培养学生尊重母亲、关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和对子女深深的爱。
-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写作方法。
- 教学难点
- 深入理解“我”的心理变化,体会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 让学生从文本中汲取情感力量,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方法
- 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体会文章的情感。
- 问题引导法: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 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母亲工作的环境和母子之间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唤起学生对母亲的情感记忆。
- 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的小事,引出课题《慈母情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 运用多种方式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的意思。
思考并回答问题: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课文记叙了作者梁晓声在少年时代渴望得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书的事。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25分钟)
- 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慈母情深?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 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 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 母亲外貌描写:“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 体会:通过“极其瘦弱”“脊背弯曲”“头凑到”等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母亲的瘦弱和工作的辛苦。
- 母亲语言描写:“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体会:母亲的话朴实而坚定,表现出她对儿子爱读书的支持,宁愿自己辛苦,也要满足儿子的愿望。
- 母亲动作描写:“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体会:“掏”“数”等动作,体现了母亲挣钱的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但还是毫不犹豫地给了“我”买书的钱。
- 环境描写:“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体会:恶劣的工作环境突出了母亲工作的艰辛,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依然支持“我”买书,更显母爱之深。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读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四)深入探究,体会“我”的情感变化(15分钟)
- 思考:在整个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小组讨论,交流。
- 全班汇报:
- 起初,“我”渴望得到那本书,失魂落魄。
- 看到母亲工作的艰辛后,“我”内心充满了愧疚、心疼和感动。
- “我”用那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体现了“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理解“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句话中“我”的复杂情感。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0分钟)
- 总结全文:这篇课文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刻画,展现了一位勤劳、善良、关爱子女的母亲形象,表达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
- 拓展延伸:
- 出示一些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让学生朗读积累。
- 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运用细节描写。
板书设计
慈母情深 外貌:瘦弱、弯曲 语言:支持读书 动作:掏、数 环境:震耳欲聋 “我”:渴望→愧疚、心疼、感动→感恩
教学反思
在教学《慈母情深》这一课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深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文本的细节中感受到了母亲的伟大,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引导还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给予学生更多表达的机会,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和生机,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真正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源始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