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建军大业,重温热血征程,汲取奋进力量

09-28 11阅读 0评论

《建军大业》作为“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以其宏大的历史叙事、震撼的战争场面和鲜活的人物塑造,为观众呈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的光辉历程,影片自上映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观众走进影院,而我在观看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也被带回到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

影片开篇,便将观众带入了1927年的中国,彼时,山河破碎,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毅然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武装,影片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紧张的情节,展现了起义前夕的暗流涌动和艰难抉择,周恩来、贺龙、叶挺等共产党人在困境中坚定信念,积极筹备起义,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革命的执着和对未来的希望。

观建军大业,重温热血征程,汲取奋进力量

南昌起义是影片的重要篇章,起义当晚,枪炮声划破夜空,起义军如猛虎般冲向敌人,战斗场面激烈而残酷,子弹呼啸而过,硝烟弥漫四周,影片通过逼真的特效和精彩的剪辑,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争的无情和革命者的英勇无畏,贺龙、叶挺等将领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们的呐喊声和指挥声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每一位起义军战士,在他们的带领下,起义军成功占领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枪,不仅是对敌人的有力回击,更是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三河坝战役同样令人动容,朱德率领三千将士与国民党军三万余人展开殊死搏斗,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他们毫不退缩,坚守阵地,在三天三夜的激战中,将士们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影片中,一位位年轻的战士在战场上倒下,他们的脸上还带着稚气,却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蔡晴川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独自坚守阵地,直至壮烈牺牲,他的身影在炮火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伟大,这些战士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担当,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除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刻画得十分生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人物既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又有普通人的情感和牵挂,毛泽东在面对革命的挫折时,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冷静,他深入农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周恩来为了革命事业,日夜操劳,不辞辛劳,朱德在三河坝战役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而那些年轻的革命战士们,如粟裕、林彪等,他们怀揣着理想和抱负,在战火中迅速成长,他们的形象让观众看到了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热血与激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事业的薪火相传。

影片中还有许多细节令人印象深刻,毛泽东与杨开慧的分别场景,充满了温情与不舍,杨开慧默默地为毛泽东收拾行囊,眼神中流露出对丈夫的牵挂和支持,毛泽东则深情地望着妻子和孩子,心中满是愧疚和眷恋,这个场景不仅展现了革命者的家庭情感,也让观众看到了他们为了革命事业所做出的牺牲,又如,在起义胜利后,战士们在南昌街头欢呼雀跃,他们挥舞着红旗,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个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建军大业》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它让我们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他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在当今时代,我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革命先辈们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前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影片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在当今世界,局部战争和冲突仍然存在,地区动荡和不稳定因素依然突出,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国防意识,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稳定,我们也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将他们的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建军大业》,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革命先辈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源始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表情: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